2020年东京奥运会比赛动画介绍《一分钟,一项运动》
里约奥运会第11天场地自行车男子凯林赛比赛瞬间
2016 Getty Images
拥有120年历史的麦迪逊赛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完成奥运回归。
我们将在一分钟内向您展示场地自行车比赛的规则和亮点。《一分钟,一项运动》系列动画视频将向您详细解释场地自行车这项运动在奥运会赛场的运作模式。助您熟悉或者加深对场地自行车项目的理解。敬请欣赏!
《一分钟,一项运动》 | 自行车
01:23
《一分钟,一项运动》系列短片将在一分钟之内为您介绍自行车项目的规则和亮点。
概述
场地自行车是历史最悠久的奥运会竞赛项目之一,比赛在碗状体育馆进行,单圈赛道长250米。场地自行车的历史要追溯到120年前的1896年雅典奥运会上,当时这项运动首次亮相奥运会赛场。自此以后,这项运动一直是奥运正式竞赛项目,只有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除外。女子场地自行车的奥运会处女秀是在1988年的首尔奥运会上。
自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以来,职业自行车手获准参加奥运会比赛。凯琳赛起源于日本,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起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麦迪逊赛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首次被纳入奥运会竞赛项目,但是之后由于推广竞赛项目的性别平等,该项目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被拿下,因为当时女子竞赛项目中没有同等项目。但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男子麦迪逊赛将回归奥运会竞赛项目表,女子麦迪逊赛也将首次亮相奥运赛场。
场地自行车是奥运会自行车项目中的重头戏,在所有22项比赛中占12席。
比赛项目
团体竞速赛(男子/女子)
个人竞速赛(争先赛) (男子/女子)
凯琳赛(男子/女子)
团体追逐赛(男子/女子)
全能赛(男子/女子)
麦迪逊赛(男子/女子)
这项运动的精髓
每个分项都有不同的团队配合、技巧、速度要求以及战术。
场地自行车项目可以分为耐力赛和竞速赛。竞速赛包括团体竞速赛、个人竞速赛以及凯林赛。耐力赛包括团体追逐赛、全能赛以及麦迪逊赛。
团体竞速赛中两支车队在赛道展开直接对话,每队三名车手。每圈过后,领骑手让位给身后车手来承受风阻。这项比赛是团队能力的考验,比赛成绩以车队最后一位车手抵达终点的时间来决定。
竞速赛中,参赛车手各自为战。比赛中为了避免领骑承受风阻,运动员会使用不同的战术。有时骑手会使用“定车”技术,以占据方阵尾部位置。但是,最后一圈所有骑手将会全力冲刺。
凯琳赛中,七位骑手在六圈赛中展开争夺。比赛过程中会有领骑员负责逐步提速,所有自行车骑手跟在后边,争夺位置。领骑员最终会将速度提升至50公里/小时,届时比赛还剩最后三圈。此时领骑员离开赛道,给自行车手们提供放手一搏,全力向终点冲刺的机会。
团体追逐赛是两个车队之间的教练,每队四名运动员,比赛距离为4公里。比赛的目的是超越对方车队或者在时间上击败对手。比赛过程中通车队骑手之间的团队配合,互相换位以抵消风阻是观赛的焦点。
全能赛是综合竞赛项目。一天当中会展开4场争夺,骑手根据每场比赛的排位获得分数,最终统计总分进行排名。
第一场比赛是争先赛,所有骑手同时出发,最先抵达终点的骑手获胜;第二场比赛是节奏赛,该项比赛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上演首秀,每圈领骑手将获得分数;第三场比赛是淘汰赛,每圈最后一名淘汰出局;第四场比赛是计分赛,男子运动员距离是30公里,女子是20公里。比赛过程中根据运动员表现给予分数。
重归奥运赛场的麦迪逊赛中,每支球队由两位运动员组成,两人交替接力完成50公里(男子)或30公里(女子)的赛程。交接时等待出发的放松骑手须触摸到领先车手后方可出发。通常车手之间会使用“交手”方式完成交接,领先车手用力推放松的队友,助其加入比赛。
里约奥运会第11天女子个人竞速赛1/4决赛中英国选手凯蒂·马尔尚特和立陶宛选手西蒙娜·克鲁佩凯特争夺领骑位
2016 Getty Images
2020年东京奥运会展望
2020年东京奥运会见证新星崛起 – 凯琳赛精彩有保障。
欧洲国家是场地自行车界的传统强国,英国队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尤为突出,斩获6枚金牌、4枚银牌以及1枚铜牌。然而,近年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步明显,东京奥运会我们有可能看到新面孔出现在领奖台上。
荷兰场地自行车队斩获11枚奥运奖牌,其中6枚金牌。2019年场地自行车世锦赛上,澳大利亚斩获10枚奖牌,其中包括6枚金牌。
亚洲国家的实力同样在提升过程当中。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赢得女子团体竞速赛金牌。该金牌为奥运场地自行车历史上的亚洲首金。中国香港在女子凯琳赛上同样具备奖牌争夺力。
自行车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通常很长,布拉德利·维金斯就是其中之一。他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至2016年里约奥运会之间共赢得8枚奥运金牌。
当然,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还会看到新星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