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划艇(静水)| 奥运会运动项目 | 东京2020
里约奥运会第15天英国选手利亚姆·希斯在男子单人皮艇200米决赛中摘得金牌
2016 Getty Images
速度是皮划艇静水比赛的关键,因此运动员若想赢得这场水上“战争”的胜利,力量、技术、战术必不可少。
概述
4000年以来,皮划艇经常被作为河流、湖泊、海洋上的交通工具或捕猎、消遣工具使用,在人们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皮划艇首次用于竞技运动是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苏格兰探险家和大律师约翰·麦克格雷戈尔通过写作引入了皮划艇概念。他不仅开发了皮划艇这项运动,也为这项运动的普及贡献了力量。首届皮划艇赛事与1867年在泰晤士河举行。之后1924年,首个皮划艇国际组织在丹麦哥本哈根成立,当时的名称为Repräsentantenschaft Kanusport (IRK),之后在1946年更名为国际皮划艇联合会(ICF)。
皮划艇静水比赛在平静的水面进行,多支皮划艇同时出发,争取率先抵达终点线。皮划艇静水赛作为展示项目出现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上,之后于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当时包括9个单项的争夺,比赛距离从1000米到10000米不等。女子首个项目——划艇比赛首次亮相奥运赛场是在1948年伦敦奥运会上。长距离比赛(包括10000米)自1960年罗马奥运会以来就已经从奥运会竞赛项目中移除,目前最长距离是1000米。
2020年东京奥运会比赛动画介绍《一分钟,一项运动》
我们将在一分钟内向您展示皮划艇静水比赛的规则和亮点。《一分钟,一项运动》系列动画视频将向您详细解释这项运动在奥运会赛场的运作模式。助您熟悉或者加深对皮划艇静水项目的理解。敬请欣赏!
《一分钟,一项运动》 | 皮划艇
01:23
《一分钟,一项运动》系列短片将在一分钟之内为您介绍皮划艇项目的规则和亮点。
比赛项目:
单人皮艇(K-1)200米(男子/女子)
单人皮艇(K-1)1000米(男子)
单人皮艇(K-1)500米(女子)
双人皮艇(K-2)1000米(男子)
双人皮艇(K-2)500米(女子)
四人皮艇(K-4)500米(男子/女子)
单人滑艇(C-1)1000米(男子)
单人滑艇(C-1)200米(女子)
双人滑艇(C-2)1000米(男子)
双人滑艇(C-2)500米(女子)
这项运动的精华
开局强有力的动态加速和终点前的白热化争夺
皮划艇静水比赛包括两种赛艇:划艇(C)和皮艇(K)。划艇运动员在艇上单腿成跪势,另一条腿成方步,只在船一侧滑水,或左或右。皮艇比赛中运动员采用坐姿的同时使用双叶桨滑行,在船两侧轮流滑水。皮艇运动员用脚掌舵,划艇没有舵,因此运动员必须使用桨来控制方向。和赛艇不同的是,划艇和皮艇运动员正向前行。赛艇运动员是背向前行。
比赛在宽度为9米的静水赛道进行,所有赛艇在起点一线排开,等待信号同时出发。半决赛排名前八的运动员晋级决赛A,排名9至16名的运动员晋级决赛B。
皮划艇静水赛吸睛点之一就是出发时的动态力量迸发。几秒钟内,赛艇要完成从静止到最快速度的转变。最短比赛距离是200米,男子单人皮艇的完赛时间在30秒左右。
500米和1000米比赛中运动员之间需要制定技战术,调整划水的节奏和比赛不同阶段的不同战术,最后的极限冲刺竞争非常激烈。双人或四人项目的比赛取胜关键是划水的同步性。
2020年东京奥运会展望
欧洲领跑,新势力缩小差距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匈牙利赢得女子四个竞赛项目中的三枚金牌。德国赢得男子六个竞赛项目中的三枚金牌,另外三个项目的金牌由乌克兰、英国和西班牙摘得。欧洲国家是皮划艇静水项目的传统强国,但近些年来中国、巴西、新西兰正在缩小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差距。2019年ICF皮划艇静水世锦赛上,巴西赢得男子C1 1000米金牌,中国摘得男子C2 1000米金牌;女子比赛中新西兰赢得K1 200米和500米金牌,中国赢得C2 500米金牌,美国摘得C1 200金牌。
男子K1 200米项目自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演奥运会首秀以来,英国运动员蝉联了这个项目的冠军,埃德·麦克基弗在2012年摘金,利亚姆·希斯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为英国完成卫冕。希斯在2019年世锦赛上同样赢得了冠军,东京奥运会上他是该项目卫冕的大热门。
德国选手塞巴斯蒂安·布伦德尔是男子C1 1000米两届奥运会金牌得主(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28个国际赛事冠军加身的他是最成功的皮划艇运动员,他也是东京奥运会夺冠热门之一。
新西兰选手莉莎·卡灵顿在过去两届奥运会上赢得女子K1 200米金牌,自2011年以来在世锦赛上保持不败。
17岁美国选手内文·哈里森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她在2019年世锦赛上摘得C1 200米冠军,她将是东京奥运会上实力最强的选手之一。